久违的画了明信片,到槟城升旗山的百年邮筒打卡。
坐缆车上升旗山时打卡与宫崎骏动画的同款风景,
我們還特地去了被列为第二级古建筑的韩江公会会馆,
而我选坐ETS北上,经过Tasik Bukit
Merah时,
从每天自打4次胰岛素,后来进步到只需每晚打针(不过还是要吃很多药)。
渐渐学会适应自己这副身躯在健康上的变化,
直至12月才重启了到槟城的小旅行,
我住院的时候,她曾到沙登医院的ICU看尚未清醒的我。
这次除了去到我一直想去的邱继学Viaggio咖啡馆(開在大山脚),
也终于在檳島喬治市打卡了咖啡馆外有邮筒的铺屎卡The Postcard Shop,
并首次去了在COEX@KilangBesi共创空间举行的
“台湾五感3.0:秘境旅行”槟城场。
不讓自己在旅途中太累,學會慢活,想必都是我接下來的功課吧!
5/12/2024:坐火车去北海/118 Cafe美食中心/升旗山/Pulau Tikus Lok Lok
搭Grab去KL Sentral(花費38.30),帶上新的Muji和Uniqlo客制化大小包包出門。
坐电动列车(ETS)上北海,也首次選擇商务舱(Business
Class,去的單程是rm157.50), 除了座位较为宽敞和有240V的充电设备,
还供应2餐(包括午餐和下午茶)。
也送讓你看連結電視屏幕聽聲音的耳机
下午茶是三文治,讓你選茶或咖啡。
說來意外,同坐VIP車廂的幾乎都是中國遊客呢,然後暢談他們在大馬的旅遊心得。
我最期待的是经过武吉美拉湖(Tasik Bukit Merah),火车横跨湖泊的这段铁路。
武吉美拉湖建于1906年,是馬來西亞第一個人造湖,
也是全馬唯一一個有鐵路橫貫的湖水。
从吉隆坡过了太平站后,车长会广播预告将经过武吉美拉湖,
去程時感覺整個過程太快,沒來得及拍背景是湖水的。
所以選在靠近升旗山及极乐寺的亚依淡(Air
Itam)118 Cafe 饮食中心用餐,
缆车最佳观景位置是最前面和最后的车厢,
當登上升旗山的缆车走在陡峭的轨道穿越森林时, 也让人想起宫崎骏动画里的梦幻场景。
而我很喜歡那些轨道邊的復古煤油燈。
升旗山缆车是马来西亚和东南亚唯一的往复式地面缆车,
缆车铁轨全长1996米,仅需5分钟时间便可抵达山峰,
是目前最快、最陡峭及最长的铁轨缆车。
升旗山的露天观景台旁,可以俯瞰乔治市。
雖然氣候不佳,沒有美麗的夕陽,但我喜歡那些雲彩!
我們坐Buggy(一輛是30令吉),去尋訪槟城最古老的邮政信箱之一。
它于1837年至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期间安装,
正面的VR字样代表维多利亚女王,
并在2005年被大马邮政局赠送给升旗山当局。
这邮筒已没有邮差来收信,仅供展示拍照之用。
帶上我的旅畫箱當道具。
隐藏在Monkey Cup Garden猪笼草公园的Kopi Hutan,
是处于海拔730米之上的森林咖啡馆,
外头有不少信箱装置, 也是我这次到访的意外惊喜呢。
話說,升旗山缆车从1923年10月21日开始行驶, 去年庆祝行驶100周年纪念,
所以有很多100字眼的裝置藝術。
拍完视频(为了今年的一个新计划)后,
淑萍去White
Mansion载来槟城办台湾五感的萧總(蕭宏隆)。
然后我们一起去Pulau
Tikus夜市小贩中心吃槟华Lok Lok,
他們說起我入院時去醫院看我的種種情景,
我还是第一次在槟城吃Lok Lok,感觉有趣。
6/12:大山脚伯公埕美食街/泉成木屐/王保尼故居/韩江公会/Art
Walk/Viaggio单车咖啡馆/St.Anne天主教堂∕大山脚火车站/高渊清和海鲜粥之家
早餐約在大山脚伯公埕美食街吃, 我除了吃白雲吞面,
也吃了福建面(其實就是我們的蝦面)。幸好份量都不大。
這是學霸曾拍給我看的謝芬號。原來就在這里。
隔壁就是建于1885年的历史古庙:梹城大山脚百年伯公埕玄天庙。
逛大山脚巴杀之前,也去喝了涼茶。
我們趁机拜访了躲在后巷里、由锌板搭建而成的泉成木屐店 (Chuan Seng Traditional
Wooden Clogs)。
這是夕阳工艺之一,謝謝木屐店的第二代传人陈德龙师傅(其父亲从中国南来在大山脚落地生根)還現場示範怎樣制作木屐。
我們繼續逛老街,經過了槟州第一任首席部长丹斯里王保尼的故居。
建于1907年的王保尼故居,位于车站路和余水清路交界,现已无人居住。
我們還特地去了被列为第二级古建筑的韩江公会会馆,
淡蓝如海的韩江公会创立于1928年,拱门和装饰皆以中轴对称,
此巷也就是历史记载的安清巷(Lorong
Ann Cheng)。
我們還去拍了旧巴士总站原址,後面的天橋,據說就是柯汶利拍攝《默殺》的取景地之一。
在水漬上拍了我們仨的倒影。
知道邱繼學在這里開了Viaggio Bike Cafe後,就一直想去朝聖。
成为了骑行者和咖啡爱好者的聚集地,然後我很喜歡這個藍色信箱。
邱继学姐姐邱琲钧也在,于是我們開心閒聊。
2022年3月曾和小馬到St.Anne天主教堂打卡, 這次和淑萍再訪,這里依然典雅迷人。
拍它千遍也不厭倦。
到大山腳火車站拍攝以後,淑萍本來建議先去一家她覺得很好打卡的咖啡館,
再去高渊吃螃蟹粥。
但我說自己有點累了,加上她翌日在台灣五感有分享會,
就建議我們早點過去吃了後回去休息。
上次和小馬是去璋记,這次則去另一家清和海鲜粥之家。我們點了螃蟹粥,
鷄精蒸田鸡也很好吃,吃得非常滿足。(晚上量血糖竟低至3.9,所以我不敢打insulin。)
7/12:Rasa-Rasa回味/Postcard Shop/台湾五感/Pulau Tikus Market Night Hawker
Center(浮罗池滑夜市小贩中心)/汕头街 阿海现煮粿条汤
在槟城的第3天早上,淑萍先是打包了Mee
Jawa給我在她家里當早餐,然後我們輪流去她家附近的居家Salon洗頭。
約了蕭總在入选槟城米其林必比登(Michelin Bib Gourmand)的Rasa Rasa回味。
我們都點招牌Nasi Lemak,但選的配料不同,然後共享一盤Siam
Bihun。(借用友人的照片)
在這里拍了一些友情的合照,聊了點圈內的事蹟。
原來我一直想打卡的The Postcard Shop,就在同一排。
老板在用餐,我把我的書送給他。
因為我自己有畫明信片去寄,所以就沒買他的明信片。
只是外帶了一杯冰美式咖啡。
圓了在這里打卡的夢想,拍了不少照片。
然后就去台湾五感3.0支持老朋友。 這里有熊出没,
打卡一下熊熊们,
也见见用心策展的老朋友們。 Jaspers梁国忠依舊是妥妥的梨渦哥一枚。
Emily黃佩玲依然充滿活力。
台湾五感3.0的檳城基地设在COEX的共思社Ruang Kongsi,
看看很Chill的秘境旅行装置艺术,
一個不小心,還听了4场分享会。
喔熊(Oh!Bear)画上了马来西亚和台湾元素,彩绘出来的作品可以透过领养,将所得款项捐赠给婆罗洲马来熊保育中心。
聽了台湾观光署驻吉隆坡办事处主任周士弼与槟州旅游及创意经济委员会主席黄汉伟对谈两地旅游的分享。
槟州议长拿督斯里刘子健談他在台灣的私房景點和美食也很吸引。
(随手拈来的咖啡馆名单有满山望海、哈本,他也说自己爱吃“正常”鮮肉小籠湯包)。
初見網友郑朝嵘(左一,大山脚之友群组管理人兼导览人)及把建筑事务所从商业大楼搬来废铁厂,打造成实验社区的建筑师梅志雄(左二)。
中間開溜在Hin Bus Depot的周末文创市集吃丸子燒和喝Kombucha。 參觀了一下島讀書店。
等待傍晚6時淑萍的分享會《带着手帐去台湾旅行遇上了台风》之前。
她的分享會開始後,身為小助理的我為她拍了一些照片和視頻。
最後點了炒粿條、沙爹和蠔煎。
最後我們興起,還特地轉去汕头街,吃只開夜市的阿海现煮粿条汤,
原來昌少也剛來吃,然後剛剛離開。呵呵。
8/12:联丰三文治/Red House 23红屋清粥小菜/阿娇Laksa/回程
在槟城的最后一天,淑萍本来说要带我去吉打的Sungai
Petani多拍一个0km景点,
但我之前拍过了Alor
Setar的,加上不想太累,所以说不。
谢谢她的朋友买来好吃的联丰三文治,然后我说我想去吃Red
House 23红屋清粥小菜。
潮洲人很爱吃粥。我说的是我。排队点菜。
叫了菜脯煎蛋、红屋羊角豆、卤花肉和卤蛋、煎鱼和蕃薯粥,吃得很开心。
来到槟城,怎么可以沒吃亚三叻沙呢?
于是我要求去吃之前吃過的阿娇叻沙,剛好只開周末的這家店也靠近北海火车站。
这里的叻沙都有加虾饼,也吃了愛玉冰,因为太饱,所以最后我没吃黑糖包!再待下次咯!
搭火车回吉隆坡,
配合海上列车的氛围,所以特地穿上猫巴士的T恤,戴上龙猫帽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